专家评论
当前位置:主页 > 专家评论 >

见证诗意青春不老奇迹

关键词:见证,诗意,青春,不老,奇迹,评述,汪国真,诗歌,

日期:2020-01-03 19:44作者:
我要分享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——评述汪国真诗歌的不朽精魂
李锡琴
   上个世纪90年代,中国的青年一代特别有幸,他们能在争相传抄汪国真的诗歌中感受人生的热度,体验生活的美好,拥有一段诗意浪漫的青春。本世纪以来,沉寂了十余年的汪国真热,在人们不知不觉中潜滋漫长,相信会有一天,人们对汪国真诗歌的热衷,会如第一次的炽热。这不是一种臆想,而是,在举国上下都在追逐“中国梦”的当下,正需要汪国真诗歌中所洋溢着的对生命的热情,对梦想的执著,对未来的信念。
    对于“60后”“70后”前期的人们来说,汪国真一如他们的邻家兄弟,是再熟悉不过了,很多人是诵读着汪国真的诗歌成长、恋爱、工作的,但对“70后”后期,以及“80后”“90后”的年轻人来说,就不太了解汪国真及其他的诗歌了,或者只知道汪国真曾是一位诗人,但未必从“电脑”“手机”中腾出一点时间,抬头去读过他的诗歌。因此,在“同心共筑中国梦”的当今,无论是汪国真的老粉丝,还是年轻的追梦人,都很有必要走近汪国真,去好好读一读汪国真的诗歌。有人说,汪国真的诗歌已经过时,其实不然,汪国真诗歌的生命源泉,用现在的一个热词来说,就是“正能量”,不管社会如何变幻,但只要是有正能量的东西,就一定会留传长存,汪国真的诗歌定然是这样的作品。 
    第一,汪国真热是朦胧诗之后中国诗歌的必然产物,满足了渴求进取者的内心需求。
上个世纪80年代,是以北岛、顾城、舒婷、梁小斌、江河、杨炼等为代表的“朦胧诗”时代。诚然,中国文化遭到一场大劫难之后,出现“朦胧诗”有其必然性。朦胧诗的精神内涵主要包括了三个层面:一是揭露和批判黑暗的社会,比如顾城在《感觉》中写到:“天是灰色的/路是灰色的/楼是灰色的/雨是灰色的。”反映出在“文革”那个时代的年轻人纵然有着美好的梦想,却看不到路之所在、光明之所在,内心一片迷茫;二是借用诗为火把,在黑暗中寻找光明,希望能够为自己的梦找到一个出口。诗人们在“文革”结束后,以哲人的思想在反思过去,以英雄的姿态在探求自己新的梦想,探求中国对未来新的梦想,比如顾城在《一代人》中写到:“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,我要用它寻找光明。”舒婷也在《风暴过朦胧诗去之后》写到:“我推翻了一道道定义/我打碎了一层层枷锁。”三是把诗歌从“文革”中单纯为政治服务的工具性质归正过来,以人道主义为基础,建立起了对“人”的关注与探讨,比如,舒婷在《神女峰》中写到:“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/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。”诗人面对超越时空距离的妇女命运化身,以自己的心灵复活了千百年来那痛苦的梦,激荡起人们对人格价值被漠视的极大不满,发出了充满悲剧性的对人性复苏的深情呼喊。
    这一群朦胧诗人被称誉为“崛起的诗群”是名符其实的,因为,从某种意义上讲,“朦胧诗”振兴了中国的诗坛,重新赋予了中国文学应有的生命。朦胧诗人们都有一个被格式化的、政治化的成长经历,在无理性,无人性的文化大革命中,他们都失去了金色的童年,失去了温暖与关爱,失去了亲情、友情,失去接受教育和就业工作的机会,甚至,失去了梦想的权力。因此,他们痛恨人情的冷漠,他们仇视人性被埋没,他们反思历史的疯狂,他们渴望一切归正等情绪,都是情理之中的。朦胧诗人们用他们喜欢的抒情方式,书写出了那个时代青年的遭遇,抒发了那个时代青年的心声,他们以诗歌的方式,完成了为中国文化寻根的历史使命。
然而,历史进入90年代,“文革”已经结束十余年,中国的“改革开放”正在轰轰烈烈的进行中。此时,对于“文革”的伤痕来说,人们的痛定思痛已经到了结束的时候了。对于这个时候的年青人来说,上一代人在历史中的创伤已经结痂,他们更没有经历过伤口浸血的痛苦,没有感受到在黑暗中看不到光明时的绝望,相反的,中国的改革开放之路已经铺就,为新时代奋斗的号角已经吹响,国家与民族更期待这一代青年人能够担当起振兴中华的使命,树立远大理想,放飞高远的希望,甩开有力的双臂,迈开前进的脚步,去构思美好的梦想,去为梦想而拼搏奋进,在追梦途中勇往直前。正是在这个不要悲伤而要振奋,不要怨愤而要理解,不要失约而要激情的新的历史时期,汪国真的诗歌应运而生,这让人很容易联想到杜甫的“好雨知时节,当春乃发生”,因为,他的诗歌具有积极向上但又平易近人的主题,具有蓬勃昂扬但又放浪有制的激情,具有超脱豁达但又恬静淡泊的人生态度,具有华美幽雅但又朴实真诚的创作风格。
我们来读一读他的《生命总是美好的》:
不是苦恼太多
而是我们的胸怀不够开阔
不是幸福太少
而是我们还不懂得生活
忧愁时,就写一首诗
快乐时,就唱一支歌
无论天上掉下来的是什么
生命总是美丽的。
    读过“朦胧诗”的人,很容易从汪国真这八个诗句中感受到,他似乎在与“朦胧诗人”对话,或者是在屈膝夜聊。记忆深处还有重重的“文革”伤痕,回忆过去的日子还心有余悸的“朦胧诗人”们,一般都是比汪国真稍大几岁的哥哥姐姐,汪国真在抚慰着他们难愈的创伤的同时,发出他发至肺腑的诚挚劝慰,让他们不要再把自己的心情滞留于过去,所以他说“不是苦恼太多,而是我们的胸怀不够开阔”,劝告与鼓励他们要用开阔的胸襟去包容历史的错误,用开阔的胸怀去迎接新的生活。汪国真不只是劝慰,不只是鼓励,他还教给他们幸福生活的方法,他说 “忧愁时,就写一首诗/快乐时,就唱一支歌”,不但如此,还教给悲观者以乐观的心态:“无论天上掉下来的是什么/生命总是美好的。”
    第二,汪国真诗歌中的人文内涵已经超越了时代,具有鲜明突出的社会普遍性。
在上一部分,我们评述了汪国真诗歌的时代性。对于文学作品来说,如果它的意义仅仅只有时代意义,那么,它必然过了特定的时期则速朽而逝。然而,中国的改革开放已有了三十余年,在国际上,我们的国家与民族已经在政治、科技、经济、体育等很多领域树立起了大国形象,这个时候的青年有电脑网络,有电玩手机,这时候,正需要汪国真诗歌去唤醒众多浮躁、浑噩的灵魂的复苏,以火种的姿势去点燃青春的激情。于是,第二轮的“汪国真热”便悄然兴起。这一不朽的传奇现象,作为有幸生长在新世纪的这一时代的青年人,能成为它的见证人,这是一件多么有幸的事情呀!
    我们前面说,汪国真的诗歌是属于拼搏奋进,勇往直前的人的,更准确地说,他的诗歌属于每一个有梦想的青春,属于每个追逐梦想热爱青春的人。
当代社会,许多年轻人面对快节奏的生活,感到无所适从,从而出现青春迷茫现象,心理负重和情感迷惑十分严重,其中很明显的一点,就是年青人的叛逆心理和独特个性越发彰显出来,甚至导致心理隔阂、忧郁、彷徨、堕落等。不要说有远大梦想,就是对于现实,都没有勇气去面对,去正视。青春期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黄金转折点,在这一时期,或因成长,或因爱情,或因理想,或因生活等等,年轻的心总会有很多很多的负荷与烦恼,如若不能适时冰释,终有一天就可能会精神垮塌,一蹶不振。如此,如何去构建自己的梦想?如何去将梦想变为现实?这时,他们需要关爱,需要交流,需要沟通,需要抚慰,需要鼓励,甚至,需要有人做他们人生的导师,帮助他们成为一个具有梦想的人。这些,都可以从汪国真的诗歌里获取到。因为,汪国真写诗,总是以邻家“知心大哥”的姿态,以娓娓动听的口吻,以诚挚舒缓的情感与读者交心。所以,读汪国真的诗歌已成为年轻人青春励志的必修课,对生活失去希望的年青人,大都能从原本迷茫的青春中看到了一道亮丽清爽的生活色彩,从而拾回曾经遗失的梦想。也正是基于这一点,决定了汪国真的诗歌的不朽价值,也因此,他的诗被选编入中小学语文课本,并被翻译成多种文字传播到国外。
我们来读一读他的《但是,我更乐意》:
为什么要别人承认我
只要路没有错
名利从来是鲜花
也是枷锁

无论什么成为结局
总难免兴味索然
流动的过程中
有一种永恒的快乐

尽管,我有时也祈求
有一个让生命辉煌的时刻
但是,我更乐意
让心灵宁静而淡泊

    现代有的人总觉得自己跟不上时间的节奏,跟不上生活的步伐,也总觉得他人拥有的比自己多,自己拥有的总是离愿望还要差很多很多,于是,成天地忙碌奔波,时常地与他人较真攀比,竟然忘了让自己停下来,好好地享受阳光,享受空气,享受现有的生活。这样的人如果读一读汪国真的《但是,我更乐意》,就会对自己不可满足的欲望之心浇一些冷水,让它静一静,息一息,然后,再用自己能有的速度上路。
    不是吗?自己活自己的,何必一定要得到别人的承认?活出一份淡然,活出一份洒脱,活出一个自我,这才是生活的本真。汪国真认为,名利既是鲜花,它会让人光艳一时,但也是枷锁,它会奴役你一辈子。所以,他劝诫我们懂得追求“永恒的快乐”。怎样才能获得永恒的快乐呢?最后他告诉我们一个秘方,就是“让心灵宁静而淡泊”。
再来读一读他的《假如你不够快乐》
假如你不够快乐
也不要把眉头深锁
人生本来短暂
为什么 还要栽培苦涩

打开尘封的门窗
让阳光雨露洒遍每个角落
走向生命的原野
让风儿熨平前额

博大可以稀释忧愁
深色能够覆盖浅色

    如果现代还有的人,总觉得自己命运不佳,美好的梦想都属于他人,自己总是被时代所抛弃,被梦想所抛弃。于是,成天打不起精神,萎靡不振,感觉生活就是一杯白开水,无色无味,平淡无奇,或者一如一潭死水,波澜不惊,怎么也不会相信生活,相信自己,相信未来。这样的人,如果读一读汪国真的这首《假如你不够快乐》,就会将烦恼抛却,只留下快乐来陪伴自己短暂的一生,让阳光陪伴自己走向生命的原野。
    其实烦扰人的,大都就是名与利。读了这首诗后,是不是让我们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:人生需要奋斗,但不要以名与利为目的,我们何不享受奋斗过程的轰轰烈烈,即使结局归于平淡又何妨呢?
    汪国真的诗歌,来源于对生活的热爱,对生命的真实感情,他在感性与理性之间,把握着一个度,在文字中寻觅生活之真与心情之情。读他的诗时,心中只有一种感觉———熨帖而舒畅。果真的,在心情复杂和矛盾的时候,读他的诗歌是一种享受,并且有一种“柳暗花明又一村”的感觉。
    第三,汪国真的诗歌在抒情浪漫的语句中闪烁着哲理的光辉,总是蕴含着无比的力量。
我们在前面说过,汪国真及其诗歌曾经沉寂了十余年,实际上,从来不曾真正沉寂过。特别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,他虽然写诗不多,但写了大量的散文与散文诗。读过他的散文与散文诗之后,将其与他的诗歌相比会发现,它们只是诗人改换了一下表达方式,而主题与情感的内核没有特别明显的变化。其中,最为突出的一点就是他的诗与文,大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性。
对于青春年少的读者来说,可能还不完全明白哲理性作品的特点。简单地说,这类作品便是作者对人生的一种普适性认识。我们说汪国真的诗与文都富有哲理性,也就是说,他的作品不只注重“情趣”的抒发,也注重“理趣”的揭示。但未必人人所示之“理”都可言为哲理,我们强调哲理的“普适性”,就是在强调汪国真所述之理,必须符合生活实际与客观规律,能够得到最广大的读者首肯与接受,并从中能够获取人生的启迪与生命的力量。
    汪国真在他的散文代表作《我喜欢出发》中这样写到:
人能走多远?这话不是要问向两脚而是要问向志向;人能攀多高?这事不是要问向双手而是要问向意志。于是,我想用热血给自己树起一个高远的目标。
不仅是为了争取一种光荣,更是为了追求一种境界。目标实现了,是光荣;目标实现不了,人生也会因这一路风雨跋涉变得丰富而充实;在我看来,这就是不虚此生。
是的,我喜欢出发,愿你也喜欢。
    汪国真告诉我们,人生是应该有境界的,境界的高低要由人生的目标来决定,所以,他希望我们“用热血给自己树起一个高远的目标”。面对目标,人人都可以出发,但未必人人都可以到达。所以他又面对成功与失败这两种可能,告诫我们不但要有享受成功的光荣的心态,更要懂得如何去面对失败。他认为,成败并非是出发者要关注的第一重要问题,重要的是享受“这一路风雨跋涉变得丰富而充实”的风景,所以,他认为一切出发都是令人喜欢的。
    汪国真所讲的“目标”,其实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“梦想”。人人都希望将梦想变为现实,但未必人人都能为之去努力拼搏奋斗,如果谁欠缺了这样的勇气与毅力,就来读一读这篇短文,它必定会成为梦想者圆梦的最优质的催化剂。
    虽然,汪国真全文都是用第一人称“我”写成的,但是,他笔下的“我”应该是大“我”,是现实生活的每一个“我”,所以,他在文中所讲的人生道理,不也适合你、我、他吗?如果你还在为成败难以预料而不敢出发的话,从这篇短文中不是得到了启示与鼓舞吗?
多读他的诗歌,从中随处可见富含哲理的语句。如: 
背影总是很简单,简单是一种风景;背影总是很年轻,年轻是一种清明;背影总是很含蓄,含蓄是一种魅力;背影总是很孤零,孤零更让人记得清。(摘自《背影》)
当我们跨越了一座高山时,也就跨越了一个真实的自己。《摘自《跨越自己》)
意志倒下的时候,生命也就不再屹立。歪歪斜斜的身影,又怎耐得秋风萧瑟,晚来风急。(摘自《旅程》)
垂下头颅,只是为了让思想扬起。你若有个不屈的灵魂,脚下,就会有一片坚实的土地。(摘自《旅程》)
既然伸出双手,也捧不起水中的月亮,那么就让昨日成为回忆,也成为纪念。(摘自《那凋零的是花》)
……
这些诗句,早就被热衷于汪国真诗歌的读者们抄录到了“名言警句”类的摘抄本上,并一句一句地背下来,记在心上了,用在行动上了。
    第四,汪国真作品的语句直白而不平淡,亲切的语句拉近了他与读者之间心的距离。
时至二十一世纪,中国的诗坛几乎一片死寂,人们从上个世纪80年代的精神饥渴中复苏之后,便用心于物质的追求,对物质的狂热可说无以复加。诗歌,这种纯精神的东西,便被过度膨胀的物欲挤兑到了人们心灵最幽暗的角落,甚至被排挤出了心灵。偌大的中国,已经没有多少人为诗而狂了,还有一些真正的诗人在坚守着诗的圣地,但他们大都被称为诗的自恋者。还有一些诗歌爱好者,差不多只是用诗的方式自我取娱,最多就是诗人们之间极有限度的交流而已。
汪国真的诗歌曾经被一些评论家所否定,可是,1997年,在北京零点公司对“人们所欣赏的当代中国诗人”的调查中,汪国真被评为新中国成立后出生的诗人中的第一名。2000年,他的5篇散文入选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读本。时至今天,中国诗坛仍然处于沉寂不苏的状态,可广大的读者们,尤其是新一代的青年读者们,唯独对汪国真的诗歌表现出如他们的父辈一样的热情,这绝对不是偶然。
    首先,汪国真的诗歌不矫情做作,从抒情性上来讲,他流露在作品中的感情总是真诚的,他写诗的用意总是在勉励自己的同时勉励着读者,所以,给人一股强烈的向上精神。这是有梦想的青年所渴望的雨露甘霖,所以,汪国真的作品很容易在年青的读者心灵中产生共鸣,他的许多语句成为年青人争相摘录的青春励志格言,如“现实和理想之间,不变的是跋涉,暗淡与辉煌之间,不变的是开拓。甩掉世俗的羁绊,没谁愿意,让一生在碌碌无为中度过。整理你的行装,不同的起点,可以达到同样辉煌的终点。人生没有对错,成功永远属于奋斗者。”(摘自《生活》)。这样的语句,激情洋溢,鼓舞人心,谁读谁都会为青春的梦想,去挥洒激情扬帆远航。
    其次,汪国真诗歌在风格上来讲,都具有一种清丽、婉约的特点。这一风格特点,使得他的作品内容明白晓畅,不但与狂躁不安的年青人没有心灵的隔阂,反而显出特别的亲近感,加上他娓娓道来、循循善诱的表达抒发语气,读他的作品,就真如与邻家大哥聊天谈心一样的轻松愉快。从这个角度讲,如今一些诗人对自己的作品不被人关注时,对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颇有怨言。诚然,这也是事实。但同时,当我们成心想找一些好的诗歌来陶冶情操、净化灵魂时,却又往往会发现,他们的诗歌中怨气有加,却没有梦想,到是有着更多对未来失望,对希望的幻灭;或者,功夫不是用在作品的思想内容,而是在文字上做游戏,用艰涩难懂的语句表达读者难以看懂的意思。这看似在彰显个性,实则是一种借诗歌的名义在做自恋之态,将广大读者拒之于千里之外。这样的作品怎么能获得读者普遍的喜欢?这样的诗人又怎么能找到知音?而汪国真及其作品正好相反。
    不可否认,汪国真是一位青春励志型的诗人,但他对年轻人的激励,不只是流于作品中的文字,他自己就是一个有梦想的人,而且不断更新梦想的人,他的人生经历,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励志标本。上个世纪八十年代,是盛产文学青年的时代,作为大学生的汪国真也是其中一个做着诗歌的梦想,希望成为诗人的青年人。汪国真的平易近人,还在于他叙述自己成长之路时的真诚坦白。在小说、散文、诗歌等多种文学形式中,他之所以选择诗歌,竟然出于自己写不好字,而一首诗歌的成品,字数少,他不用去做大量的修改誊写工作就可以完成,然后投稿。这听起来有些取巧之嫌,但他的取巧,正说明他懂得寻找最适合现实自己梦想的路径,于是,他量体裁衣,择路而行。既然选择了诗歌,他就把自己的全部身心与青春的激情都用在了写诗上。他灌注于诗歌的真情感动着无数的青年学子,校园内手抄汪国真的诗如后来周杰伦的歌在校园中的流行。如果仅仅如此,还不能说他是励志的活标本。曾因一位接受他签名的女生“汪老师的字不如您的诗歌好”这样一句话,让他下定决心去研习书法,通过一番研习就将自己练成了一位书法家,后又去研习国画,又让他成为国画家,其作品还被中央领导人作为出外访问的礼品,不但如此,他还研究音乐创作,为两百多首古诗词谱曲,并曾被聘为中央电视台《音乐擂台》歌手比赛评委。
    虽然,1956年出生的汪国真,已年近花甲,但是,他数十年的人生,总是在追梦——圆梦——追梦中前行,从来没有信息。读过他的诗歌,又欣赏赏他的书画,再听他的音乐……只有对生命在着无限激情的人,才会有这么多的梦想,并为之而奋斗不已。读汪国真的诗歌,一如做汪国真的朋友,有他以及他的诗歌伴随我们的人生,自然会令人忘记他的年龄,仍然觉得他是邻家大哥,在他的人生中,有着一个又一个的美好梦想,有着永远不老的青春。读他的诗歌的人,也固然有着一个又一个的美好梦想,也会有着永远不老的青春。
最后我想说,如果把汪国真的诗歌当烈酒来饮,对于想获得某种刺激、有猎奇癖好的读者来说,很难在汪国真诗歌里找出一些奇崛、诡怪的句子来过瘾,只有把汪国真的诗歌当茶来品,啜一口,慢慢回味,满口留香。是的,它没有烈性,也没有艰深,但就是有一缕抵挡不住的诱惑,令人品之不够,香与味沁人心脾,化为一种不可抵御的力量,渗入骨髓,令人热血沸腾,热情澎湃。
    如今,举国上下,人人都在构筑自己幸福的梦想,构筑国家富强的梦想,构筑民族复兴的梦想。从梦想出发的起点,到圆梦的终点,是一段长长的艰苦跋涉的路程。无论是在最困苦艰难的时候,还是在一帆风顺的时候,读一读汪国真的诗歌,让我们成为青春不老的见证者,成为追梦途中最有激情,最有毅力,最有信心,最有热力的追梦人。